对于任何给定的蛋⽩质,最可靠的消光系数显然是可以使⽤溶解在用于后续下游应用的相同缓冲液中的已知浓度的蛋⽩质进⾏实验测量的系数(实验方法确定消光系数,Amgen近期的报道:Dipanwita B, Harrison L, Ben A, Mats W (2021) Determin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extinction coefficient of therapeutic proteins using the Edelhoch method. Biologicals 71: 42-47,用Edelhoch法测定蛋白药物的实验消光系数)。然⽽,其他⼏种估计⽅法速度更快,并且仍然足够准确,可以确定⼤多数实验室应⽤的蛋⽩质浓度。例如,水中任意蛋⽩质在280 nm处的消光系数理论上可以通过前⾯提到的三种氨基酸的280nm吸收系数的加权和来估计:
公式3
ε=(nWx5500)+(nYx1490)+(nCx125)
其中,
W:⾊氨酸
Y:酪氨酸
C:半胱氨酸
n:蛋⽩质中存在的每个残基的数量
5500、1490和125:分别是 W、Y和C在280 nm处的摩尔吸光率
⽬前这些理论值是用计算⼯具计算的,唯一的必要条件或所需的输⼊是蛋⽩质的一级序列。对于消光系数的计算,一个流⾏且免费的解决方案是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提供的ProtParam™工具(https://web.expasy.org/protparam/)。ProtParam工具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消光系数。该程序生成两个消光系数值。第一个值的计算假设蛋⽩质中的所有半胱氨酸残基都形成⼆硫键 (C-C),而第⼆个值的计算假设所有半胱氨酸残基均处于还原状态,即不形成⼆硫键。这种消光系数的计算对于含⾊氨酸的蛋⽩质来说相当可靠,但对于不含⾊氨酸残基的蛋⽩质来说很容易出错。 许多不同蛋⽩质的消光系数已在⽂献中汇编。例如,在《Practical Handbook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以及专业科学期刊中都有报道。文献中报道的大多数测量都是在水性缓冲液中进行的,例如磷酸盐、HEPES或Tris-HCl缓冲液。因此,可以选择在与感兴趣的样品相似的缓冲液中溶解的蛋白质所获得的消光系数值。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蛋⽩质都可以获得预测或实验的消光系数数据。 由于消光系数的报告在⽂献中尚未标准化,因此蛋⽩质浓度的计算可能有些挑战性。例如,经常报告1%蛋⽩质溶液(ε1%或ε1 percent)
或0.1%蛋白质溶液 (ε0.1%)的吸光度值(A280) ,而不是公式2中显示的摩尔消光系数。摩尔消光系数和质量消光系数的定义如下: